中新网郑州5月9日电 (刘鹏 何希沛 闫群)从离别三尺讲台南下打工到返乡创业追梦,从单一生产到多项经营产品远销海外,20多年来,身残志坚的张清玫用小毛刷刷出靓人生。
(资料图片)
1992年,毕业后的张清玫到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涡北镇朱庄小学任教,工作期间数次被评为优秀教师。1997年,张清玫因患脑膜瘤,在手术后引起视神经萎缩,经医疗鉴定为视力残疾二级,无法再继续从事教学工作。从此,张清玫忍痛离开了心爱的三尺讲台。
在多舛的命运前,张清玫没有屈服,而是下决心要通过双手改变自己的命运。于是,张清玫只身到深圳打工,在一家刷料厂当工人。几年间,她熟练掌握了化妆刷的制作工艺。
图为工作中的张清玫(右三)。 河南省残联供图由于家乡鹿邑县是全国著名的尾毛加工基地和化妆刷之乡,张清玫逐渐产生了一个想法,何不返乡创业?凭着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张清玫回乡办起了鹿邑县宝盛顺鑫刷料有限公司。
回想起创业初期,张清玫常常一个人背上小毛刷,或北上哈尔滨,或南下深圳等地走访市场做调研、跑销路。
“很多企业根本不相信我这个残疾人有能力完成订单。”张清玫回忆说:“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要比健全人付出更多努力。”终于,凭借着坚强的毅力和过硬的产品质量,张清玫赢得了客户的信任。
图为工作中的张清玫。 河南省残联供图身为残疾人,张清玫深知残友们的难处。为此,她决心尽自己力量帮助残疾朋友。在企业初具规模后,张清玫在乡镇设立了代工中心,在村内设立了若干个代工点,招募困难群众特别是残疾群众在加工点或家中从事尾毛缝制工序,让他们足不出户实现就业增收。
鹿邑县张店镇村民马晓玲因患小儿麻痹导致下肢残疾,成年后看着同龄的姐妹外出打工,自己却毫无收入,内心难免失落不安。2016年,她被张清玫招入企业,第一个月就收入了4000多元。这份收入让马晓玲分外惊喜,感觉找到了生活的价值和意义。但是,在喜悦的同时,另一个困难又摆在了她的面前,那就是孩子无法照料。不承想,张清玫的代加工机制恰好解决了这个问题。
2018年,张清玫鼓励马晓玲在家设置一个代加工点,张清玫负责提供设备和技术指导、产品回收,马晓玲组织人员进行加工即可。“不但可以一边照顾孩子,一边还能挣钱,如果不是遇到张总,我根本想不到会有这样的生活。”马晓玲说。
不仅马晓玲一人受益,近年来,通过代加工机制,张清玫先后带动和扶持了126个家庭360多人,每个熟练工每天可以挣到100元以上加工费,每月在家门口就可获得4500元左右的收益。
随着张清玫的刷料生意越做越好,企业也已从最初的单一生产转为多项经营。如今又开辟了韩国、日本、美国等多个市场,每年创汇500多万美元。
为了充分带动更多的群众和残疾人就业,张清玫成立了职业技能评价中心和培训中心,同时与当地残疾人联合会共同解决残疾人就业问题,并对残疾人开展心理辅导,使残疾人重获信心。
据了解,自2021年以来,该机构先后对6300多人进行了职业技能鉴定,为5978人颁发了职业技能证书,其中残疾人67人。2022年,张清玫又通过培训中心对125名残疾人进行了职业技能培训,并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
“虽然身残,但不能成为别人怜悯的对象,要靠奋发图强刷出亮丽人生。”年近50岁的张清玫说,如今的她仍在追梦路上,“希望尽可能地帮助到更多身患残疾的人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