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江西是外出务工大省。据统计,截至目前,江西仅农村便有留守儿童26万余人。
为了呵护孩子们的成长,尤其是守护好他们的精神家园,从2019年开始,江西在全省先后建设了1857个“童心港湾”。日前,记者深入走访,在多个“童心港湾”与童伴妈妈交流,家访留守儿童。他们的故事让记者深刻感受到,一个个小小的“童心港湾”,一名名童伴妈妈,打开了众多留守儿童的心门。
一名“妈妈”,一个港湾
沿着小路,走进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螺溪镇保全村外的村小,刚进校门,就听到了二楼的欢声笑语,门牌上“童心港湾”几个彩字分外显眼。推门而入,留守儿童周兴成和伙伴们正在童伴妈妈刘莲娟的带领下,猜灯谜、做游戏。小小空间,格外温馨。
周兴成的爸爸周富武和爱人这些年一直在广州等地做室内装潢,这3年一直没有回过家。今年回家,两口子发现娃娃变化不小,在家帮奶奶承担家务,身边朋友多了,“关键学习还没落下”。
从孩子奶奶口中得知“童心港湾”的周富武,专程跟着周兴成拜访了刘莲娟。看着儿子亲切地叫着“刘妈妈”,和朋友们玩得不亦乐乎,周富武感慨不已:“刘老师弥补了孩子对亲情的渴望啊。”
2019年,江西开始积极探索团组织常态化服务农村留守儿童的团属公益阵地——“童心港湾”。保全村“童心港湾”,正是当时3个试点之一。
“推行初期,我们确定了利用好农村现有资源打造硬件、全力以赴抓好提升软件的基本原则。”江西团省委青年发展部部长葛李保介绍。
在这个基本原则下,闲置村小、农村书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等区域通过整合利用,成为留守儿童的学习娱乐空间。为了选强配齐童伴妈妈队伍,江西团省委明确了所有人选需经村委推荐、乡镇团委初审、团县委审定,统一培训上岗,镇村干部不得兼任等具体要求。“同时,为了让童伴妈妈能稳定工作,我们每年为每个点提供不少于2万元的资金补助,主要用于童伴妈妈的工资发放、工作补贴。”葛李保说。
如今,在江西已经建设起1857个“童心港湾”。上千名童伴妈妈像刘莲娟一样,为孩子们送去关爱。她们直接联系服务的留守儿童达到6万余名。
一项制度,一路探索
“童心港湾”成立之初,村里人并不了解具体背景,对于刘莲娟爱搭不理。甚至一些不认识刘莲娟的人,以为她是骗子。忙活了个把月,走进“童心港湾”的留守儿童还不到5人,刘莲娟一度打起了退堂鼓。
为了帮助童伴妈妈们树立信心,在团中央共青团“童心港湾”全国项目办的指导下,江西团省委会同省检察院、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录制线上课程,组织122场线下培训。刘莲娟就被送到四川省团校,参加了童伴妈妈培训。
回到保全村后,刘莲娟现学现用,请村里派出一名村干部,跟着她一起入户。有了村干部的保证,家长们终于放心。周子棵就是在这个时候,在奶奶的陪伴下,走进了“童心港湾”。
如今,刘莲娟每个季度都要走进培训课堂,或者在云课堂上学习。与童伴妈妈和孩子们一起努力成长的,还有“童心港湾”这项制度。2020年4月,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江西团省委与省文明办、省乡村振兴局、省民政厅成立了“童心港湾”项目办,团省委宣传部工作人员孙蔚被抽调作为项目办管理服务组负责人,“在这之前,我们又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对全省农村留守儿童群体进行调研。”
在设计“童心港湾”制度时,江西团省委强调了童伴妈妈要在50周岁以下、初中及以上学历的要求,并针对性地寻找具有儿童教育背景的人选参与。同时,在培训课中,对于学生学习辅导、安全教育、家庭沟通等内容,设置专门课程。
“不断吸取各个点上的操作经验来完善制度。”孙蔚介绍,“童心港湾”试点时,刘莲娟给团县委反映了一个问题:有小朋友在打篮球时崴了脚。问题反馈后,团省委及时与相关保险公司沟通,最终统一为“童心港湾”购买了社会活动公众责任险,相当于给“童心港湾”区域内所有留守儿童购买了一份安全保险。
一个平台,八方来助
目前,江西75家省直厅局都已依托各自乡村振兴定点帮扶村建设起“童心港湾”,有效充实基层项目建设力量。从省直部门到国企、高校,从上市公司到乡贤,没有直接动用财政资金,“童心港湾”却将社会各界的目光聚焦于此,每年筹集4000多万元资金。
在江西团省委书记邱凌看来:“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群体始终关心关爱,而群团组织的优势,就是将这爱心的涓涓细流,汇聚成江河。”
汇成江河的,不仅仅是资金和硬件。各种公益伙伴的倾情加盟,让“童心港湾”不只是童伴妈妈的“独角戏”。
从2022年6月成为童伴妈妈以来,卢婕和共青团赣州市南康区委负责人一起,一直致力于将卢屋村“童心港湾”打造成一个多元化的平台,吸引社会和公益力量的参与。随着卢屋村“童心港湾”名气渐响,公益伙伴们也越来越多。从最初的两三名志愿者,到如今12个团体。每个周末,卢婕都要和公益伙伴们做策划、拿方案,忙得很充实。
“2023年将是服务提升年,通过优化管理路径,提升服务实效,加大对于童伴妈妈群体的关心和支持,建强工作关爱队伍,丰富关爱内容,形成关爱合力。我想,每个‘童心港湾’都会成为留守儿童的心灵之家。”邱凌说。
(原载于2023年3月30日《人民日报》,有删节)
《中国教育报》2023年04月05日第3版